关于台风,你了解多少?

时间:2023-08-01 点击数:

很多网友都在关注超强台风“杜苏芮”的消息,根据气象专家的预测,杜苏芮或将成21世纪影响最严重的台风之一,也可能是2017年以来登录福建南部的最强台风和近10年来影响广东东部的最强台风。

image.png

图片来源:中央气象台


那么,威力巨大的台风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?

“台风”的本质,是大量积雨云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涡旋。赤道附近低纬度海洋的表层海水温度较高,风与风之间相互碰撞,很容易形成上升气流,从而导致积雨云不断发展。像这样在热带海洋中形成的积雨云,就是台风的“种子”。

被上升气流携带到高空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滴(云滴)时,会向周围释放热量(凝结热)。也就是说,在热带海洋中形成的积雨云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。当陆续增大的积雨云聚集为集团时,积雨云集团释放出的热量导致海面附近的气压降低。最终,积雨云集团会转化为“热带气旋”。

刮向热带气旋中心的风,特别是从水温超过27℃的海洋表面刮来的风携带了大量的水蒸气,这使得热带气旋蓬勃发展,气压越低而风速越强。当靠近中心的最大风速超过每秒17米(即达到8级风)时,则称为“台风”。

640.png

严格来说,在气象学上只有风速达到每秒33米、即12级风时才能称为台风,而风速在每秒17~33米时则称为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。不过,由于达到热带风暴等级的热带气旋都会得到编号与命名,习惯上通常都称为台风。

台风的级别可用“台风”“强台风”“超强台风”等表示。狭义的台风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33~41米(风力12~13级),强台风指风速为每秒41~51米(风力14~15级),超强台风指风速超过每秒51米(风力16级或以上)。风速较小的话则分别被称为强热带风暴、热带风暴以及热带低压。由于台风在其生命史中会不断发展和衰退,所以会经历不同的强度,以其达到的最高强度称为极值强度。每年台风季中形成的热带气旋极值强度达到或超过台风的约16.5个,强台风的约10.5个,超强台风的约5.8个。其次,关于台风的规模,常以达到某一风速的区域半径大小来衡量,如10级风圈半径、7级风圈半径等。

下图为某一台风行进的路径预报图。图中标注了台风现在的位置、台风周边的“暴风区”(平均风速超过每秒25米的区域)、强风区以及台风之前的路径。

image.png

此外,图中还有表示台风今后行进路径的“预报圆”。预报圆表示今后台风中心抵达概率较高的范围。台风中心进入预报圆内的概率约为70%。

大家往往误认为台风会穿过预报圆的中心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“暴风警戒区”是指进入暴风区可能性较高的区域,会扩展到预报圆之外,所以要加以谨慎对待。

当大雨或暴风等有可能带来灾害时,气象部门会发布与现象相应的气象灾害预警。根据灾害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、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,又将其划分为4级:IV级(一般)、III级(较重)、II级(严重)、I级(特别严重),依次用蓝色、黄色、橙色和红色表示。政府及相关部门会根据级别的不同,做出对应的应急准备工作,并通过广播、电视、网络等各种手段通知大众。当收到灾害预警时,一定要仔细规划接下来的行动,防止被灾害波及,对于无法回避的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对于及其严重的灾害,则要关注避难信息,立即开展自我保护。

现在提前好几天就能知道台风要来了,但还会突然间就遭遇雷电和暴雨的袭击。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,我们能够事先知道什么时候、会在哪里打雷下雨吗?

气象部门发布的“临近预报”正好提供了这些信息。气象部门会发布今后2小时内的降水预报以及雷电预报。降水预报会给出地图定位的某一地点“15分钟后开始下小雨,70分钟转为中雨”这样精确的信息,雷电预报则能给出相应的雷电强度与频次的信息。

临近预报是利用设置在各地的雷达、雨量计、雷电定位仪、卫星闪电定位系统等获得的过去数小时以内的信息,来预测未来2小时内的天气情况。如果发现天空骤然变暗或气温下降等异常情况,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等来查询所在地面临暴雨和雷电的风险(降水预报可在各天气应用软件中查询,雷电预报需要使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推出的“中国雷电”应用软件查询)。

气象知识与信息能挽救我们的生命!

每年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,导致大量人员死亡或失踪。请密切关注各部门发布的预警等信息,不要擅自低估危险性,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生命与财产安全。

本文摘编自《科学世界》2019年第10期《天气预报的科学》

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一文读懂风向风速传感器
  • 查看移动端

  • 在线客服

0532-88701696

青岛市崂山区株洲路187-1号崂山智慧产业园2号楼201-5

186 6981 2739

Marinetech0922@163.com

Copyright © 2018-2024 青岛玛瑞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鲁ICP备2023007181号

技术支持:微动力网络